OSI七层网络协议

说明

OSI 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

OSI参考模型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

  • 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
  • 每层应当有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
  • 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
  • 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节省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 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不能太多,否则体系结构会过于庞大
  • 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
  • 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进行通信。
  • 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根据以上标准,OSI参考模型从上到下: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数网传会表应】

  1. 物理层涉及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
  2.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使之对应的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发送包把输入数据封装在数据帧,按顺序传送出去并处理接收方回送的确认帧。
  3. 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认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
  4. 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而且把其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
  5. 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关系。
  6. 表示层用来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
  7. 应用层包含着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

各层功能见下表:

osi

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具有清晰的特征。基本来说: 1)第七至第四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处理数据源和数据目的地之间的端到端通信, 2)第三至第一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处理网络设备间的通信。

另一种分层

OSI模型的七层也可以划分为两组:

  • 上层(层7、层6和层5,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上层处理应用程序问题,并且通常只应用在软件上。最高层,即应用层是与终端用户最接近的。
  • 下层(层4、层3、层2和层1,即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下层是处理数据传输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应用在硬件和软件上。最底层,即物理层是与物理网络媒介(比如说,电线)最接近的,并且负责在媒介上发送

参考

关注和赞赏都是对小欧莫大的支持! 🤝 🤝 🤝
公众号